神曲《蒙优勒》作者原是汽修工 盼通过歌声传播壮族文化 |
文章来源:毕节地区 发布时间:2025-04-05 19:17:59 |
这就是说,如果在一个国家里,遵纪守法的人占多数,那么这个国家就能保持强大。 商店在营业的时候是公共场所【见吴春烨(Ng Chun-yip)(1985)HKLR427一案】。下文即将着力点放在对本款的立法完善上。 这条原则就是: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个别地或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笔者认为,在淫乱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的情形下,由于在此侵害的主要法益为社会风化,次要法益才为非参与者的性羞耻感[47],因而,即使实际上除了参与者之外,并无其他人看到了淫乱行为的实施,但只要存在为多数人或不特定人看到的可能性,则应认为符合公然淫乱罪的构成要件。[8]《加拿大刑事法》第5章第173条(1)规定,于下列情况故意进行猥亵行为者,构成按简易定罪处罚的犯罪:(a)于公共场所一人以上在场。因此,如果实施的行为仅可能为单数的他人看到的地点,是不属于该法条中所认定的公共场所的。然而,根据该论者的观点,聚众淫乱罪的立法规定被从刑法上完全删除了,对于那种以牟利为目的组织进行聚众淫乱的行为,在该论者的立法建议中,并没有作为一种犯罪行为。 (3)主客观相一致原则,即不仅客观上看,行为人实施淫乱行为的地点属于公共场所,而且,从行为人主观上而言,其意在于公共场所实施淫乱行为。并且,根据我国刑法一贯的立法思想,虽然并不对某些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越轨行为(比如卖淫、嫖娼行为等)加以犯罪化,但对那些以牟利为目的组织进行越轨行为这种上游行为,却绝不姑息,因而出现了组织卖淫罪等相应犯罪。各种社会矛盾的解决,可以有协商、调解、仲裁和裁判等多种方式,其中的每一种解决方式都应当被纳入法治的轨道。 [30]例如,通过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遏制不当竞争,防止垄断对市场秩序的破坏,为企业创新和资源配置提供优化的法律环境。[4]法律至上实际上是要实现规则治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非常形象地说出了其中的道理,即将明确稳定的规则作为规矩来规范国家和公民的行为。从司法来看,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改革方面一直采取规划的方式,曾经颁布了《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等,系统部署2004年至2008年法院改革的各项措施,启动人民法院新一轮的全面改革,为司法改革的有序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19](P15)在法治社会,任何政府的权力都必须由法律来规定,法无明文允许即为禁止,公权力的内容、行使等都必须纳入法治的轨道。 这就需要通过国家立法、以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来真正实现全体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生存保障和社会福利。之所以如此,一是因为政府所享有的行政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主动性、扩张性等特点,一旦失去了约束,将严重威胁处于弱势一方的公民合法权益。 在转型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体制的特征。例如,一些环境污染企业能够不经过全面的环评就上马,一些企业的严重污染长期得不到有效制止和查处,都反映了我国法治不健全的现状。通过侵权法防止通过侵害他人权益来获取利益。在司法方面,应当逐步建立公正、权威、高效的司法机构,保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单纯为了化解矛盾而花钱买平安、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的做法,在短期内似乎是可行的,但从长远来看,其会损害民众对规则的合理预期,反而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战略规划统筹规划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使其在法治的轨道上逐步、有序、顺利地推进。[5](P199)这是探讨法律在价值上的正当性的最早主张。人治社会虽然也具有一定的秩序,但这种秩序是难以长期维系的,不具有长久的稳定性。 [3]《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五是有效防治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外部化效应。 从历史上看,一些西方法治国家曾将其法治体制移植到亚洲、非洲等殖民地,但从结果来看,并不能说完全获得成功。在一个法治社会,仅仅通过按劳分配和按资分配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成员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生老病死等基本保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为利益所驱动而相互竞争,彼此间有密切的利害关系。尽管法律也可能存在缺陷,执法者也可能会有不公,但在法治社会中,正义是在法律的框架内实现的,司法程序是人人可及的。[40]由于法律具体规则能够涉及社会财产的一次和二次分配,涉及对加害行为的惩罚和对损害的补偿等社会因素,所以,这种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有时不仅仅指的是形式意义上的平等,而且包含了实质意义上的平等,从而可以增加社会成员的幸福感。[28]傅军:《国富之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二是法律应当有效规范社会生活,并在制定过程中吸纳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参与,进而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一般公平、正义的观念。只有最大限度地依法保护此种预期,才能有效实现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转。 古人说:徒法不足以自行。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法治,也必须依靠法治。 而民主的完善又必须通过法律来使其制度化和程序化,并由法律提供充分的政治保障。尽管人治比法治有更悠久的历史,积累的经验也更为丰富,但是,既往的社会治理经验已经使人们达成共识,即法治具有人治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因此,在法治社会,民众不会对公权力抱有恐惧感,也不会因为符合法律行使自己权利的行为而担心受到强权的打击和迫害。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切实落实宪法关于基本权利的规定。 [34]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是,仅仅是GDP的提升并不等于民富国强。通过合同法的违约责任制度以及相关法律责任,促进当事人信守合同、严守允诺。从立法方面来看,我们用3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道路,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在人治社会,如果遇到贤明的君主、清廉而又富有能力的官吏,也可能形成一定的凝聚力,但这种人治社会不可能从根本上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这种凝聚力是有限的。为了有效地实现社会正义,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社会立法,完善有关医疗卫生、养老保险、社会救助、义务教育等方面的立法。 在法治社会,人们都应学会按照规矩来行事,每个人行使权利时都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侵害他人的权利。还应指出的是,按照一些西方学者的观点,法治有形式意义和实质意义之分,或者称为薄维度的(thin)和厚维度的(thick)之分,前者体现了富勒所说的法律的一般性、公开性、预见性、明确性、一致性、可适用性、稳定性和强制性[20](P3),后者则强调法律的价值和实体性正义,尤其是强调与政治民主制度之间的联系。 努力降低犯罪率,规范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充分保障公民的财产人身安全和私权。第二,法治具有可预期性。 [15]程序公正要求当事人在程序上武器对等,任何人不能充当自己案件的裁判者,论证和决定都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法治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一是法治构建了交易正常进行的法律基础。[34]周永坤:《信访潮与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的路径选择》,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因此,在法治社会,民众不会对公权力抱有恐惧感,也不会因为符合法律行使自己权利的行为而担心受到强权的打击和迫害。 在法治社会中,最高的和最终的支配力量不是政府的权力而是法律[16],政府因此也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社会上的大多数纠纷和摩擦还需要依靠公共道德、党纪政纪等社会规范来解决。 只有实现法治,才能解决好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等一系列问题,维护国家稳定,实现国家繁荣,从根本上杜绝反华势力的渗透、颠覆企图。[29]蔡定剑:《法制的进化与中国法制的变革》,载《中国法学》,1996(5)。 面对这些冲突,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通过规则来解决纷争。因而,如果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调整政府和公民的关系,就必然要求行政权的行使要获得法律的授权、受到法律的限制并遵循法定的程序。 |
相关资料 |